世界無童工日:血淚斑斑 苦不堪言

生活在香港,童工問題好像距離我們十分遙遠,但事實卻並非如此。我們穿的衣服,可能來自東南亞的「血汗工廠」;我們吃的巧克力,原料可能是西非兒童採收的可可豆;由童工開採的鈷、鉭、錫和鎢等礦產資源,最終可能製成我們手中電子產品的零件……

六月十二日為「世界無童工日」,但現時,全球仍有1億6,800萬名兒童在本應上學讀書、享受童年的時候淪為童工,每天在辛苦的工作中渡過。這些小小打工仔,沒有保險、沒有假期、人工極低甚至沒有人工,備受剝削;當中更有8,500萬名兒童從事一些十分危險的工作,比如採礦、建築等,生命及健康飽受威脅。

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是童工比例最高的地區,共有5,900萬名童工,即每五名兒童,就有一名童工!

血汗淘金

居住在馬里共和國15歲的邦巴(Bamba)說:「我的胳膊很痛,後背很痛,胸口也很痛。」他邊說邊張開雙手,手掌上是數不清的傷口。

 

15歲的邦巴(左)在馬里一個人手採礦場工作,身心備受摧殘。

 

馬里是非洲第三大黃金生產國,邦巴在其中一個人手採礦場工作。從早到晚,他要一刻不停地挖掘,而工具只有一個短柄鋤頭。有時,他亦要爬下臨時棚架,進入漆黑的礦井內工作,生命毫無保障。

邦巴的工具只有一把短柄鋤頭。

 

邦巴說:「我想上學,我希望成為一名兒科醫生,但我不得不在這工作賺錢,幫補家計。」

據估計,當地共有10萬至20萬人從事人手採礦業,其中約20%為兒童,最年幼的只有六歲。他們不僅被剝奪了接受教育的權利,亦要在毫無防護的情況下接觸冶煉黃金所用的有毒水銀,忍受因長期搬運重物而造成的脊髓損傷,甚至要時刻面對礦坑坍塌、虐待及性侵害的威脅,身心備受摧殘。

 

許多女童要終日在骯髒的泥水中淘金。

 

厄爾尼諾加劇童工問題

生活在津巴布韋的路易斯(Louis)凌晨四點便離開家門,夜幕降臨後才回來,日日如此。13歲的孩子早出晚歸,一定是去學校吧?

「我無法上學,我要工作。」路易斯說:「我10歲時就輟學了,我希望可以重返校園,但這只是奢望,我只能和牛群困在這裡。」

路易斯曾和祖母一起生活,但年邁的祖母無力照顧他,所以三年前,路易斯找到這份工作,和僱主一起居住,為其放牧換取溫飽。每年,路易斯會獲得一頭牛作為報酬。

 

13歲的路易斯生活在津巴布韋,替人放牧為生,換取溫飽。

 

「我沒有工資,僱主有時會買衣服給我,並提供晚飯。至少我可以吃飽了。」

近月的厄爾尼諾使乾旱加劇,草地與水源減少 ,路易斯的工作變得更加艱難。因為炎熱及疾病,已經有七頭牛死亡,僱主不高興,路易斯也很傷心。

路易斯說:「我也經常口渴難耐,所以找到水源後,我一定要先於牛群飲水;而有時只能嚼樹葉止渴。」

現在,他計劃放牧至16歲,然後用賣牛賺來的錢申請出世紙、身份證及護照,再申請一份合法工作。但因為路易斯沒有接受教育,難以謀得更好的工作,脫貧比較困難。

童工問題可以改善

國際培幼會在非洲推行消除童工的項目,亦在津巴布韋等受厄爾尼諾影響的地區派發糧食、食水等物資,保護兒童免於淪為童工,並希望讓更多孩子可以上學讀書和降低中途輟學比率。

 

非洲各行各業的童工問題都很嚴重,許多兒童從事煙草行業,負責將煙葉綁在一起,曬乾使用。

 

童工問題並非無法改善,過去15年,童工人數已由2億4,600萬下降至1 億6, 800萬,減少了32%。但要根治童工問題,卻並非一朝一夕可以達成,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例如可以更多了解及關心童工議題、購買公平貿易產品等,更可選擇助養兒童,幫助孩子接受教育,改變命運。

 

立即登記「童助童愛 – 助養兒童計劃」,以子女的名義成為培幼會的助養者,幫助發展中國家的兒童有讀書的機會,重拾真正的童年!

按此了解更多「童助童愛 – 助養兒童計劃」。

原文:都市日報 2016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