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有逾二億名不能開學的孩子

新學年將至,相信大部分孩子已為新學年作好準備。可知道,在地球的不同角落,卻有超過2億6千萬的適齡兒童及青少年因各種原因失學,未能開學!

「為了養活媽媽和弟弟,我惟有放棄讀書。」伊斯馬這一番話道出了敘利亞難民兒童在異國生活的無奈與悲涼。兩年多前,伊斯馬的家園遭受炮火轟炸,戰火更奪去了爸爸的生命,一家頓失經濟支柱。

伊斯馬其後隨媽媽和弟弟逃難來到約旦,雖遠離戰火,生活卻捉襟見肘。「弟弟病得非常嚴重。自從離開家鄉,他半句話也沒有說過,一直臥病在牀。」

為了養家,伊斯馬擔任送貨員,每天早上5時就開始工作,日曬雨淋,每天工作12小時亦只能賺取約90港元的微薄薪酬。「我本想成為警察,但現在已經不太可能了。」一個本應擁有夢想及光明前路的少年,卻因為戰爭而不得不成為童工,失去接受教育的機會。

伊斯馬隨媽媽和弟弟逃離敘利亞來到約旦避難,為了養活家人,伊斯馬放棄讀書,成為童工。

天災戰爭 窒礙教育

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埃塞俄比亞遭遇三十年來最嚴重旱災,部分地方完全沒有降雨。缺水導致農作物枯死,牲畜死亡,當地以耕種放牧為生的居民失去生計,缺水缺糧。14歲的小思和家人深受其害,只能依靠政府派發的食糧維生,身為長女的小思更要肩負起照顧家人和取水的任務。每天早上與傍晚,小思都要頂着一個20公升的水桶前往河邊的水井打水。取水的路途遙遠且崎嶇,小思一來一回已經耗費大半日的時間,只能放棄讀書。

 

埃塞俄比亞遭遇三十年來最嚴重旱災, 14歲的小思每天都要去打水,無法上學。

面對天災人禍,兒童除了生命受到威脅外,更錯失學習的最佳時機。培幼會在當地建立「兒童天地」及提供課程,確保兒童在安全環境中學習;亦向青年人提供職業培訓,讓他們擁有謀生的知識及機會。

培幼會設立學習中心,確保兒童在戰亂及緊急情況下能夠安全地學習。

雖說現代社會倡導兩性平等,但實際上,全球共有1.3億女孩因為貧窮、歧視等問題無法上學,能夠完成小學課程的女孩亦比男孩少1.5倍。

在鄉村或經濟落後的地區,重男輕女的觀念仍深深植根於社區人士及父母心中。他們認為女孩的責任就是結婚、生育和照顧家庭,故不需享有與男孩同等的機會和待遇,例如接受教育和學習技能。

 

月事來臨 放棄上學

生理期也會阻礙女童上學讀書。在烏干達,許多女孩無法負擔衞生用品的費用,只能拿碎布、廢紙和樹葉作替代;同時,當地社會對月事的歧見根深蒂固,來月經的女孩被視為不潔,於是,女孩在月事來臨時就乾脆放棄上學。

15歲的伊曼憶述,有同學在上課時湊巧遇上月事來臨,招來同學的異樣目光與嘲笑,她從此再沒有上學讀書。

因為未能負擔衞生用品費用,加上社會成見,許多烏干達女孩在月事來臨時無法上學。

受過教育的女童將成為改變社會的力量。有報告顯示,在勞動市場,若女性能獲得與男性相同的參與機會,到2025年,全球年度GDP將增加28萬億美元!

培幼會與多方合作,推行不同項目,鼓勵女童接受教育,例如在學校向女學生派發衞生用品,教授女孩及男孩有關月事和個人衞生的知識,讓女孩在經期來臨時可以安心上學。

 

鼓勵女童接受教育

惟有接受教育,兒童才能獲得知識和技能,有能力改善生活,脫離貧窮困境。聯合國推行的「可持續發展目標」之一就是確保包容和公平的優質教育。各方須繼續努力保障兒童獲得教育的權利,與兒童、家庭、社區及政府合作和推動倡議工作,幫助更多兒童一圓上學夢。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