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九月 26, 2019

10個關於難民兒童的驚人讀書數字

48小時可以用來做甚麼呢﹖ 孟加拉人資源有限,卻在短短兩天內,築成了一所設備齊全的學校,背後只是為了讓小孩可以讀書改寫命運。 在香港,教育機會隨手可得,因有九年強制教育,本港識字率一直高企。然而,可以讀書並不是必然的。 現時,世界上有多於 1.3億人在天災、衝突等問題下需要援助。在難民中,每四個年輕人只有一個可以接受中學教育,逃至貧窮地區的難民達中學程度的比率更低至十分之一。 水災瀕瀕發生,孟加拉一個社區的村民為了讓孩子的學習不被中斷,在洪水來襲前,僅花了48小時在高地重建整個校舍。 是甚麼阻止了我們的小孩上學﹖ 要解構失學、低認字率的問題,就要從戰亂和氣候問題說起。 自2017年緬甸內亂開始,大批屬穆斯林的少數民族羅興亞人逃到位於孟加拉、全球最大難民安置區Cox’s Bazar棲身。該營收容70萬兒童,卻只有3.6億港元被撥作教育用途,人均僅得港幣 500多元,連香港學童半個學期的書簿費也不到。在缺乏資源下,有超過8萬個兒童未能接受任何教育,失學變成了平常事。 因氣候變化,他們新居經常受天災影響,很多在山坡傍的課室面臨山泥傾瀉的威脅,學生上課時提心吊膽、隨時準備疏散。 那麼留在緬甸不就好了﹖事實是,大部分羅興亞人沒有身份證明,難以進入教育體制,以佛教徒為主的教師也拒絕到羅興亞村落任教,有學生也沒人去教,這樣又如何讓兒童好好讀書呢﹖ 孟加拉境內有大批來自緬甸的羅興亞難民,政府一方面需應付水災,另一方面需為難民安排居所,救援工作困難重重。 時代進步 女童教育發展卻停滯不前 失學問題在女童身上尤其嚴重,全球有1,300萬未能接受小學及中學教育的女童,在孟加拉更是每五個女生就有一個連簡單 一句文句都未能理解。 在西非的尼日爾,女孩成為未成年媽媽的可能性更比完成中學課程機率高 20倍;至於被戰亂摧殘的南蘇丹,童婚、早孕、甚至是支付校服費用及月經衛生用品等,也是接受教育的阻礙,當地女童接受高中教育的數字更跌至 1%。更有女生因缺乏教育錯信以性換讀書機會,卻反倒因此懷孕,被逼輟學,陷入惡性循環。 時代急速進步,女孩識字率卻沒有改善,到了2030年,受天災、衝突等問題影響的女孩就會合共錯過 28億個上課天。...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