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幼守護兒童專區】教養孩子篇 五個要點 從小教導孩子時間管理

撰文:國際培幼會

「快啲溫習啦!」「夠鐘食飯!」「要沖涼瞓覺!」,這種種催促孩子的聲音是否似曾相識?相信很多家長都面對一個難題:孩子時間管理差,不懂得好好安排自己的時間溫習,常常要給他們很多提醒!然而,相比一味催迫,教會孩子妥善分配時間,才是「醫治」「拖延症」的根本方法。好的時間管理對孩子的成長和自主學習十分重要,以下與家長分享五個要點。

1. 從小認識時間概念,培養時間感

家長可從小教導孩子時間的概念,明白時間一去不復返的道理,由此再慢慢建立時間管理的技巧。例如:由認識早、午、晚的概念開始,到將具體時間與不同事件連結,如步行到車站約十分鐘,洗澡大約十五分鐘,按部就班,孩子再大一點可與他們一同規劃時間表,讓他們記錄自己的行為和習慣,漸漸學會有系統地規劃生活。

2. 控制活動時間的習慣

孩子在玩耍時會樂而忘返,所以時間的控制很重要,家長可就活動,如做功課、玩電子遊戲機等訂立活動時限,甚至用計時器來計算,讓孩子有心理準備及預算。在活動期間,家長可提示孩子有關活動的進度和剩餘時間,讓他們慢慢建立對時間的感覺,掌握完成不同事情大概需要多長時間,從而有比較精確的估算,能更妥當地安排時間。

3. 制訂親子時間表

家長可運用有趣味的圖案或工具,與孩子一同制訂時間表,按緊急程度和重要性,排出先後次序,逐一完成。例如「做功課」屬於既緊急又重要的事項,應優先處理,而玩電子遊戲機則屬較不緊急及次要,可安排於稍後完成。這樣可以讓孩子學習如何按事情的緩急輕重,妥善分配時間,逐步實現自我管理。家長可於孩子完成時間表的任務或規劃時,以貼紙顯示完成,加以鼓勵,增加孩子的成功感。

4. 貫徹執行,定期檢討

時間管理看似簡單,但在執行時卻會遇到很多挑戰,特別是孩子的自律性較低,鼓勵家長可透過不同誘因,把時間管理變成有趣的任務。家長可跟孩子共同商議及制定一套獎罰機制,順利完成計劃會有何獎賞?無法完成又須承擔哪些後果?例如,若孩子連續數天按時完成工作,可獲得額外半小時自由時間,但若無法持續執行,便要減去部分玩樂時間。讓孩子共同參與,他們會感到被尊重,並會更積極實踐規律生活。

5. 家長要以身作則

父母是孩子重要的老師,家長的身教有時勝過千言萬語,會潛移默化影響孩子的習慣。如家長在吃飯或工作時,有看手機電視的習慣,經常一心多用,又如何教好孩子專心致志完成一件事?如該休息的時候,家長還在熬夜,又如何教會孩子養成早睡早起的良好習慣呢?

時間管理在生活,甚至生涯規劃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運用得宜,生活可以充實豐盛;相反,管理時間不恰當,拖拖拉拉,難以發揮個人潛能,生活或可能變得一團糟!因此,從小培養孩子時間管理的習慣,對其長遠成長有很大的幫助!如欲了解更多守護兒童資訊,歡迎到培幼會「守護兒童網」訂閱守護兒童的消息。

參考資料:
兒童時間管理7大法 停課期間根治拖延 《SundayKiss》,2020年1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