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地震後六個月:震後餘生 重見希望

尼泊爾地震已發生六個月,造成近9,000人遇難,超過800萬人的生活受到影響,包括320萬名兒童,經濟損失達80億盧比 (8億美元) ,也逼使多70萬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18歲以下的兒童數量佔尼泊爾總人口數的44%,他們是國家未來的希望。但是,地震令35,000間教室被毀,導致100萬名兒童失去校園。


地震使尼泊爾變得滿目瘡痍,災民仍需大家援助。

十月初,國際培幼會(香港)總幹事蕭美娟到尼泊爾進行考察,親身見證了地震的禍害,並了解當地情況及救援工作的進展。

被活埋女孩重現笑臉

對您來說,十分鐘代表甚麼?

也許很多人並不在意短短十分鐘的流逝,但對於生活在尼泊爾馬克萬布(Makwanpur)的珊達(Shanta)來說,2015年4月25日的十分鐘卻是一生中最漫長、最可怖、與死亡最接近的時刻。

11歲的珊達是培幼會的助養兒童,當日,尼泊爾發生7.8級大地震,當地瞬間變得滿目瘡痍。珊達的房屋倒塌,她不幸被埋在廢墟之下。萬幸的是,十分鐘後,珊達被救出。可是,劫後餘生的珊達並沒有充滿喜悅,這經歷在她的內心留下了恐懼的陰影。往後一段很長的時間,珊達都不敢進入室內,亦害怕與他人交談,每當電視上播放地震的新聞時,她都非常驚恐,甚至會崩潰大哭。

災難過後,協助兒童重返學校學習至為重要,這不但為孩子提供了安全的環境,也有助他們盡快回復正常的生活。現時,培幼會已開設逾280個配備乾淨食水及衛生設施的臨時校舍,幫助孩子回到學校上課。位於馬克萬布的一間臨時校舍內,許多孩子在學習、唱歌、跳舞、玩遊戲,珊達亦是其中之一。因為回到學校學習、參加活動及與其他孩子玩耍,她已經漸漸走出災難的陰霾,重新展露笑容。


劫後餘生的珊達終於露出了久違的笑容,令人欣慰。

自食其力 走出逆境

災難後,我們會優先考慮兒童的需求,但同時亦不會忽視整個社區的需要,盡力幫助受災家庭與兒童一起渡過難關。

培幼會在當地開展了現金援助計劃,鼓勵災民透過能力所及的工作賺取收入。在新圖巴爾恰克(Sindhupalchowk),一群災民努力地搬走路上碎石,令交通變得通暢。其中一位女士表示她很高興能運用自己的力量賺取收入,為孩子買食物及交學費。當被問及她有甚麼願望時,她說:「我希望有一個安全的住所。」


國際培幼會在當地實施現金援助計劃,災民透過清理道路、修建廁所等工作獲得收入。

在香港,人們總是希望居所更大,位置更方便,又可曾擔心「安全」的問題?

國際培幼會救援及重建工作

尼泊爾地震至今,國際培幼會已幫助了逾25萬人,當中包括超過10萬名兒童。救援及重建工作包括;

  • 開設282個臨時校舍,惠及18,353名兒童;
  • 開設73個兒童關顧中心,為44,000名兒童提供心理支援及豐富活動;
  • 教授13,786名婦女及兒童有關生育及健康的訊息;
  • 向46,190戶家庭派發臨時居所物資;
  • 為40,026戶家庭提供安全食水套裝, 32,652戶家庭提供食物包;
  • 5,608人獲得就業機會。

國際培幼會為尼泊爾地震額外制定了二千萬歐元的重建計劃,未來計劃主要關注兒童及其家庭的教育、安全及居住問題,包括為65,000戶家庭提供建屋材料,興建臨時課室,幫助135,000名兒童獲得教育等。


許多兒童正在培幼會開設的臨時校舍中認真學習。

震後恢復 道阻且長

由於尼泊爾實施新憲法,與印度關係惡化,印度停止向尼泊爾運送燃油,使救援工作受到影響;冬天即將來臨,高海拔地區的氣溫可能會降至攝氏零下10度。國際培幼會將向居住在高海拔地區的家庭提供冬季衣物、毛氈、床墊等禦寒用品,亦將為他們提供煮食及取暖的爐具及太陽能照明設施等。


培幼會向當地兒童派發書包,鼓勵他們努力學習。

現時,尼泊爾進入了漫長的恢復階段,當地的救援情況進展明顯,但災民及孩子仍面對長遠的住屋、生計及教育問題。希望大家繼續支持救援及重建工作,為更多災民重建希望!

國際培幼會(香港)總幹事蕭美娟探訪尼泊爾短片

請捐款幫助尼泊爾地震中受害的兒童和弱勢社區:

1. 網上捐款

2. 銀行轉賬: 請將捐款直接存入滙豐銀行戶口# 640-068292-838。請將銀行入數紙正本(註明: 尼泊爾地震)連同您的姓名、地址及電話號碼郵寄或電郵至國際培幼會。

3. 劃線支票: 以劃線支票付款,抬頭請付「國際培幼會有限公司」,請於支票背後(註明: 尼泊爾地震)寫上您的姓名、地址及電話號碼,郵寄或電郵至國際培幼會。

地址:香港筲箕灣興民街68號海天廣場2樓201室

電郵: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