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十月 5, 2018

逾六十名學生參加青年會議 探討女童權利

國際培幼會—香港城市大學「愛.女孩」青年會議2018於2018年9月29日假香港城市大學圓滿舉行。會議共有62名來自本地中學以及香港城市大學亞洲及國際學系的學生參加,一同了解並探討國際議題,特別關注低收入國家女童所面對的各樣不平等狀況。 今年會議以「為女孩爭取公義」為題,邀請每隊學生化身不同發展中國家的代表,介紹當地女童境況,並提出改善建議。就中學組別,來自嘉諾撒聖心書院及德望學校的同學分別獲得中文組及英文組的最佳演講隊伍冠軍。 國際培幼會總幹事蕭美娟博士頒發最佳演講隊伍冠軍(中文組)予嘉諾撒聖心書院的同學。 香港城市大學亞洲及國際學系助理教授謝燕娜博士頒發最佳演講隊伍冠軍(英文組)予德望學校的同學。 國際培幼會董事局成員司徒廣釗先生致開幕辭時道:「我很高興看見一班志同道合的年青人參加青年會議,一起推動女孩權益及社會公義,以行動帶來正面改變。」 國際培幼會董事局成員司徒廣釗先生出席活動並致開幕辭。 國際移民組織香港辦事分處主任郭麗雅女士及香港城市大學亞洲及國際學系副系主任 Federico Ferrara 博士亦有出席活動啟動禮並致辭。同時擔任評審的郭麗雅女士與同學分享亞洲女孩及婦女遭受販賣的問題,並且鼓勵參加者繼續關注性別平等的議題。 國際移民組織香港辦事分處主任郭麗雅女士講述亞洲女孩及婦女遭受販賣的問題。 此次青年會議涉及的議題包括羅興亞難民女童、厄瓜多爾的性別暴力問題及埃及的女童割禮等。國際培幼會總幹事蕭美娟博士出席支持會議,並擔任會議評審。其他評審包括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合伙人方思穎女士、南華早報高級編輯譚雁瞳女士、香港城市大學亞洲及國際學系助理教授謝燕娜博士、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執行經理袁國強博士及香港城市大學亞洲及國際學系助理教授張珺博士。 參加者完成演講後接受現場觀眾提問。 今年的青年會議增設了大學組別,香港城市大學亞洲及國際學系同學踴躍參加活動。 是次會議得以順利舉行,有賴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贊助,同時鳴謝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與香港演講師聯盟的鼎力支持。

性暴力、嬰兒夭折、失學 童婚女孩不應承受的痛

對香港孩子而言,美好的校園生活是如此理所當然,可知道這卻是柬埔寨女孩從未想像過的畫面?因為貧窮、文化習俗等原因,有些柬埔寨女孩不得不早早踏上童婚路,繼而面臨失學、懷孕危機及遭受暴力對待的巨大威脅。 在八月底,國際培幼會總幹事蕭美娟(Kanie)前往柬埔寨探訪,認識了三位早婚的女孩,深入了解童婚所帶來的深遠禍害。 老夫少妻 飽受暴力對待 女孩過早踏入婚姻,往往較為容易遭受丈夫的暴力,甚或性暴力對待。甘鈴於14歲下嫁比她大23年、有過兩段婚姻的丈夫。婚後,疑心極重的丈夫擔心甘鈴與其他男人親近,經常對她施虐,更於白天強行與她發生性行為,令甘鈴時刻活在恐懼當中。 甘鈴忍受不了丈夫的暴力對待,決定離開他。她盼望能接受教育,重過新生。 早婚懷孕 痛失初生女兒 16歲的柏蘭很喜歡上學,但礙於家境貧困,她於三年前輟學結婚,之後亦懷上女兒。因最近的醫療中心離家實在太遠,柏蘭懷孕後一直未有接受產前檢查,其後在家分娩,誕下七個月大的女兒,可惜女兒因早產而夭折。早孕令她的身體變得虛弱,喪女之痛更為她的心靈烙下永不磨滅的印記。 女兒早產夭折,令柏蘭身心受創。 14歲披嫁衣 粉碎上學夢 莎朗的媽媽三年前因病離世,本應是經濟支柱的爸爸決心離開家庭,更在莎朗苦苦哀求他留下來時,直指家人是他的負累,把照顧家庭的責任丟給年紀小小的莎朗。 莎朗並沒有放棄自己,她邊工作邊讀書,堅持了兩年。可是現實迫人,她唯有輟學結婚,盼望有個男人可以照顧其家庭。現在二人育有四個月大的女兒,生活仍是足襟見肘。 莎朗曾努力爭取接受教育,最終還是要向現實低頭,走上童婚之路。 終止無數女孩噩夢 為打擊童婚,培幼會於當地成立「兒童小組」,邀請老師、警察及村民定期與兒童及青年會面,商討社區中的輟學及童婚問題並作出對策,同時致力加強避孕及生育健康教育,以及相關育兒知識,希望藉此改變植根當地的錯誤觀念,避免更多悲劇上演。 「兒童小組」特別關注兒童及青年聲音,鼓勵他們就童婚及輟學問題互相交流,並發表意見。 過去十年,在各方的努力下,全球減少了約2,500萬宗童婚個案,當中以南亞地區最為顯著,童婚率由十年前的49%降至今天的30%。可惜,現時每年全球仍約有1,200萬女童在18歲前結婚。假若情況持續,預計到2030年,全球將新增1.5億名兒童新娘,童婚問題依然逼在眉睫。 助養女童  改變生命 童婚帶來的禍害是無可逆轉的,阻止童婚,為女童爭取教育機會,同時是為她們爭取公平對待,以及更多本來屬於她們的基本權利。 您的支持對女孩十分重要,只需每天付出港幣八元,便可助養一名女孩,幫助她改善生活,接受教育,避免走上童婚路,活出豐盛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