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其他故事分享

受助兒童的抗疫心聲

在疫情下,不少捐助者都十分關心遠在世界各地的受助兒童的狀況,培幼會各地區辦事處的社區義工仍默默耕耘,密切觀察受助兒童的情況,聆聽他們在疫情下的心聲,並協助筆錄其生活情況。透過以下幾位兒童及社區義工的書信節錄,與您分享受助兒童所屬社區的最新狀況。 「受助兒童告訴我停課令他們很失落,也不能像從前一樣嬉戲。很多人都失去了他們的工作,過著艱苦的生活。」 —孟加拉尼爾帕馬里社區義工Selim 「疫情爆發後,政府勒令兒童在家學習,以保障他們的健康。不過,在家學習亦帶來不同挑戰,例如師生關係因而變得疏遠等。這次疫情亦影響了不少家庭的生計,賴以生存的食物價格瘋狂上漲。我們希望捐助者能繼續透過國際培幼會支持兒童及其家庭,好讓他們能夠有足夠的知識和資源,保護自己及家人免受感染。」 —印尼龍布陵島社區義工Fransiskus X. Rahaz 「我住的村莊未有確診個案,亦不開放予他人進入,不過我們就有更多時間和朋友玩,我們會玩水、捉魚、拍球。另外,國際培幼會的職員也借助海報,於我們的社區傳遞抗疫資訊。我們因而學到正確的洗手方法,保護自己免受感染。」 —泰國清萊助養兒童Aof 歡迎您繼續於網上平台留下訊息予受助兒童,好讓兒童在郵寄服務恢復後,儘快得到您的關心和支持。

為女孩充權 擔起守護家園重任

自2016年起,保誠亞洲公益基金一直支持國際培幼會在柬埔寨、菲律賓及泰國的「 安全學校 」項目,旨在透過不同課程和訓練,使學生和學校能提升面對災害的能力。來自菲律賓的16歲女孩坦妮卡、14歲的柬埔寨女孩莎拉及在泰國就讀8年級的女孩菲兒有一個共通點,她們都是學校的女性領袖,並希望透過自身的力量,為同學打造一個更安全的學習環境。 坦妮卡在菲律賓的西薩馬省居住。雖然他們每天都能欣賞景觀優美的海岸,但這個地勢亦為他們帶來熱帶風暴、颱風和水災。為了減輕災害對兒童和社區帶來的破壞,國際培幼會挑選了10所學校,並計劃透過項目幫助1,287名學生(包括701名女孩和786名男孩)。坦妮卡就讀的學校亦在被挑選的名單中,她和89名來自其他學校的學生參加了一個為期三天的防災控災訓練營,並學習了不同防災控災和求生知識,包括急救、基本維生和水上安全知識。她亦因而有機會認識什麽是「學校監察及危機應變隊伍」,並引發她加入隊伍的興趣。 但是,坦妮卡很快便發現「學校監察及危機應變隊伍」大部分成員都是男生。作為一個內斂害羞的女生,坦妮卡不禁質疑自己的能力,她覺得自己體力不及男生,又沒有作為領袖的經驗。在菲律賓及其他東南亞國家,保護家園的責任通常會落在男性身上。讓一個年輕女孩參加學校監察隊伍,並肩負起保護其他同學的責任,絕對不是一個常見的安排。 幸好,國際培幼會邀請了坦妮卡參加在當地舉行的「愛.女孩」活動,她因而可以接觸性別平等議題,並明白到女性在防災控災的過程中亦能佔一席位,而且只要具備足夠經驗和知識,所有人都可以為社會帶來改變。 透過能力提升訓練,坦妮卡學習了各樣防災控災基本知識,並成為朋輩中的教育者,帶領朋輩並促進他們學習更多有關防災控災的知識。她和隊友會在學校向各班同學傳遞知識,甚至透過真人示範教導同學如何在災害中求生。坦妮卡自豪地說:「成為朋輩的教育者大大提升了我的自信,亦使我和隊友更團結,更互信。」 坦妮卡現在是相關緊急救援項目的代表及「學校監察及危機應變隊伍」隊長。她形容自己為性別領袖,並鼓勵更多女孩加入隊伍,希望可以令隊伍内的男女,甚至同性戀及跨性別或學習障礙學生的比例達至平衡。 和坦妮卡一樣,來自柬埔寨的莎拉和泰國的菲兒的人生都因為國際培幼會而經歷了類似的改變。莎拉在一個低收入家庭中成長,在學校附近地區,有23.78%的住戶都沒有配備室內洗手間,不少居民仍需要在室外如廁,學生更需要步行600米去打水。 莎拉憶起曾在上學途中和朋友跌落在泥濘小路上,白襯衫和書本都被沾污。當時,她們完全不懂得如何保護自己。 現時,莎拉是學校的兒童小組女性領袖。她參加了培幼會舉辦的訓練課程,並宣誓會把所學的知識與其他低年級的同學分享。她會與同學分享在學校內和附近有機會遭遇的風險,並與他們討論減低風險的方案。 菲兒在清萊一所學校就讀,該地區經常受地震、泥石流、水浸、森林大火、旱災、極端氣候及空氣污染等問題影響。 學校的防災控災課程與STEM(科學、技術、工程與數學)課程融合,令女孩有機會接觸她們鮮有機會涉獵的範疇。 菲兒參加了學校舉辦有關微型電腦(Micro:Bit)的工作坊,並融合她兩年期間在「 安全學校 」項目學習的知識,與同學發明了幾項小工具。她望向課室的一角,驕傲地介紹:「這個是我和朋友一起造的PM2.5空氣過濾系統。那個是我們用Micro:Bit造的植物自動澆水器,它能自動感應光度和泥土濕潤度。」菲兒用專業詞彙補充:「這部機器需要透過程式編碼運作!」 菲兒說她的夢想是成為一個工程師,希望發明更多能解決社區問題的機器和工具。國際培幼會希望幫助和支持更多像坦妮卡、莎拉和菲兒一樣有夢想的女孩,一方面減低災害破壞,另一方面幫助女孩明白並發揮自己的能力。

改善校園環境 – 讓兒童繼續學習

2018年8月,國際培幼會總幹事蕭美娟博士曾到當地探訪,發現其中一所小學環境惡劣。近180名學生需輪流在兩個小課室上課,空間嚴重不足:三年級學生則要到社區會堂上課,如有社區會議,學生就要停課;而五年級學生則要到八公里外的小學升讀小六,因路途遙遠,很多父母無奈讓孩子輟學。為了改善當地兒童的學習環境及教學質素,我們開展了「美好教育—由改善校園環境做起」項目,並已完滿結束。 12歲的查諾花在班上名列前茅,夢想是成為一名老師。可是,其課室在下雨天時會漏水,使她無法在安全環境下學習,過度擁擠的課堂亦令老師不能看顧每一名學生。更甚的是,由於廁所日久失修,查諾花在如廁時總會擔心有人在廁所外偷窺,無法安心地如廁。 在國際培幼會的資助下,新校舍的課室班房數目由兩個增加為六個,廁厠所間隔數目亦由一格變為三格,並加設洗手設備,供學生在如廁厠後清潔雙手。除此之外,我們根據培幼會的標準建造了一口新水井,並測試了水源的質量。現在,這些柬埔寨兒童不需要再使用充滿淤泥的污水。 為了讓學生不再需要用殘舊的白板上課,我們亦購入了新的校園設施,包括120套學生用桌椅和六套教師用桌椅、六塊白板和美化課室的裝飾。我們亦在校園範圍加設遊樂場。現在,學生可以更投入校園生活,並有充裕的空間上課。 除此之外,我們亦為校舍安裝避雷系統及裝置,使校舍不會因惡劣天氣而遭受損毀,師生亦可以在校舍内安全上課。 在柬埔寨,童婚是另一個導致兒童不能順利接受教育的原因。因此,我們為當地社區編製了一套預防童婚的教材,為由村長、教師和醫療人員組成的社區委員會舉行五場訓練班。另外,針對社區内的家長和青年人,我們亦舉辦了36場提升意識的工作坊。現在,社區成員比以往更了解延遲結婚年齡對青少年的好處,並有接近3,500名女性受益。更令人鼓舞的是,臘塔納基里省在2019年成功將童婚比率由36%大幅減至10.87%,足見培幼會社區教育工作的豐碩成果。在未來的日子,培幼會會繼續為兒童的教育盡一分力!

印尼地震10歲女孩親睹好友罹難 聖誕送暖困苦孩子

印尼蘇拉威西島在9月底發生7.5級淺層地震,更觸發海嘯。天災為當地帶來嚴重破壞,迄今遇難人數已經超過2,000人,並有逾240萬人受災,當中包括50萬名兒童。這些兒童生活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災害造成家破人亡、親友分離的悲劇,對兒童的心靈亦造成難以承受的創傷和痛苦,許多孩子更因學校破壞而失學,情況令人憂心。 9月底發生的地震繼而引發的海嘯重創印尼,災區一片狼籍。超過18萬學童更因學校遭受破壞而面臨失學的威脅。  10歲女孩親睹好友罹難 兒童天地治愈創傷 「當時我正在祈禱室進行晚禱,叔叔突然拉著我,跌跌撞撞的往外跑,說海水正在急速上升,所有事情都發生得太突然了。」10歲的絲絲憶述地震發生時仍猶有餘悸,她雖然僥倖逃過一劫,卻目睹好友不幸罹難,談起此事,絲絲黯然神傷。「我的好朋友胡蘭就在我附近,但我趕不及拉走她。後來屋頂一下子就崩塌下來,胡蘭已經……」 絲絲的家被無情海水吞噬,她亦十分擔心朋友的安危:「我很想念我的朋友,他們在災害發生時四散而逃,不知道他們現在安全與否。」閒時,她會前往國際培幼會開設的「兒童天地」,與其他小孩在安全的環境下學習和玩耍,暫時忘卻煩憂。培幼會的同事亦會透過遊戲教導孩子留意災害發生的徵兆,以及在災害發生時應作出的保護措施。 培幼會在絲絲(右)的營地設立「兒童天地」,讓孩子透過畫畫遊戲,重拾笑容。 培幼會以趣味遊戲教授孩子在災害發生時應採取的應變措施。 協助孩子重返校園 地震至今已發生了兩個多月,災區百廢待興,孩子的學習也受到影響。確保孩子接受正式或非正式的教育尤其重要,重返校園意味著孩子得到保護,其生活亦會逐漸回復正常。 培幼會除了向受災兒童及其家庭提供緊急救援物質外,也確保兒童能接受教育。 九歲的普達在地震中失去家園,一家需在環境擠迫且惡劣的臨時營地棲身:「我不喜歡留在營地裏,幸好培幼會和政府合作重開學校,我可以回去學習。」在未來數月,培幼會與當地政府合作,建立臨時學習中心,亦會派發附有書包、文具、筆記本等上學用品的「學習包」予兒童,讓他們不會因為天災而錯失學習機會。 九歲的普達很高興能重返校園。 培幼會向婦女派發水桶、肥皂和女性衛生用品等物資。 國際培幼會總幹事蕭美娟表示:「復建之路依然漫長,培幼會將繼續在災區推行救援工作,盡一切的努力,確保受災兒童得到適切的援助。希望大家為親友準備聖誕禮物的時候,也能為困苦孩子送上一份禮物,在黑暗中為他們帶來希望!」 為孩子送上「希望之禮」 聖誕將至,希望您會為受印尼地震影響的學生送上「學習包」,鼓勵他們接受教育。   您亦可選擇以每月港幣240元(即每天港幣八元)助養一名兒童,透過醫療、居所環境、教育、持續生計等方面,長遠幫助孩子及其社區脫貧自立。   *由於網上捐款平台設有港幣 5000元的捐款上限,若捐款超出捐款上限,您可以劃線支票(抬頭請付「國際培幼會有限公司」)或銀行轉賬(滙豐銀行戶口...
Read More

上學路遠也不怕

距離開學已經有一段日子了,剛升讀小五的露安精神抖擻,高高興興的從宿舍出發上課去。回想以往來回學校要花三、四小時,一路上還要忍受著熾熱陽光和凜冽寒風,露安仍心有餘悸,甚至曾想過因此退學!

獎學金助無國籍兒童圓夢

早前,泰國「野豬」足球隊被困洞穴,最終13人全部獲救,全球為之振奮。但其後教練和至少三名隊員無國籍的身份曝光,引起外界關注當地無國籍兒童的問題。 根據聯合國難民署,在泰國有超過48萬名「無國籍人士」。他們大多由周邊的動盪地區遷至泰國,或是在泰國邊境生活的少數族裔。 儘管無國籍人士擁有一些基本權利,能接受義務教育和醫療保健服務,可是,他們的生活仍面臨諸多限制:如無法接受高等教育,就業亦會遇到困難,他們失去向上流動的機會,生活亦難以改善。 為支持女孩和年輕婦女獲得教育,國際培幼會向出身赤貧的少數族裔女孩提供獎學金,讓她們能繼續升讀大專。 莊蒂嘉在大學修讀早期兒童教育,由二年級開始獲培幼會派發獎學金,用以支付學費及其他相關的費用,如書簿費、交通費等等。 在培幼會的支持下,莊蒂嘉得以繼續升學,並以優異成績畢業。 「全靠培幼會,我才能繼續讀書。畢業後,我一定會努力做個好老師,對社會作出貢獻。」莊蒂嘉感恩地說。

加建校舍 孩子告別擠迫校園

在柬埔寨東北部臘塔納基里省的一所小學,全校280名學生要窩於五個小課室內上課,空間嚴重不足。學生更需要分為上下午班,輪流使用課室和書桌,減低擠擁的情況。 國際培幼會主要透過「希望之禮」籌款,為孩子建造設有三間課室的新校舍,讓他們可以在一個更舒適的環境下學習。每間課室都配備了基本的教學用具,現時已有155名四至六年級的學生搬到新校舍上課,愉快地學習。 全賴捐款者的支持,培幼會得以為柬埔寨孩子建造設有三間課室的新校舍。 課室內設有書桌、椅子和白板等教學用具。 此外,我們亦向逾100名學生派發書包、校服和文具等學習用品,讓他們開開心心上學讀書。 學生獲派書包、校服和文具等學習用品。 就讀五年級,13歲的安迪說:「可以在簇新的課室學習,實在太好了!我會努力學習,長大後要像父親一樣,成為一名警察。」 學生再也不用擠在一起上課。  

活著,卻如同「隱形」的孩子

當我們呱呱落地,一般由父母替我們領取出世紙並保管。我們或許對出世紙所知不多,您知道嗎,在香港,父母只要在嬰兒出生後42日內到分佈港九新界的四個出生登記處辦理出生登記,即可免費辦理登記手續,非常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