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緊急救援

【氣候糧食危機緊急救援】 孩子挨餓乏力上學 女孩步向童婚夢想破滅

在極端氣候變化下,非洲多國出現嚴重乾旱,加上武裝衝突時常發生,導致糧食危機日益嚴峻,過去三年的新冠肺炎更令情況雪上加霜。根據聯合國數據1,2022年全球接近八億人受飢餓之苦,比疫情前急增一億,其中更有兩億名兒童處於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良,生命飽受威脅,女孩更要面臨失學、童婚等厄運。 糧食危機的蔓延不止威脅生存機會,危害兒童的健康及營養狀況,更會剝奪他們接受教育的權利甚至摧毁一生。在海地,現時有300,000名五歲以下兒童長期處於營養不良;在肯亞,兒童肚瀉、呼吸道感染及瘧疾的個案每月高達10,000宗。 在糧食不足的情況下,因性別不平等,女孩總會比男孩率先挨餓,她們更會被視為家庭負擔而被安排早早嫁作人妻。國際培幼會(香港)總幹事蕭美娟博士分享:「沒有營養,連走動也成問題,上學讀書對孩子而言變成一個奢求。失去校園的庇護,女孩有更大機會面對性別暴力,甚至被迫童婚以換取金錢幫補家計,無奈要告別校園,無法追尋理想,非常可惜。」 母親含淚叫捱餓孩子睡覺以分散注意 11歲的妮扎(Najah)來自索馬里,渴望成為一名醫生,但糧食危機讓她不得不放棄學業。「我也想讀書識字,但現在我連走路或做家務都沒有力氣,時常會頭暈,甚麼都做不了。」三餐溫飽是遙遠的奢望,她一家每日只會進食一次,有時更要餓著肚皮度日。身體虛弱得回不到學校,缺乏營養亦大大增加了患病的機會,女孩如妮扎更隨時可能要面對童婚,以一生的幸福來換取家人僅一餐的溫飽。 在索馬里,38歲的單親媽媽烏都(Hoodo)憂心忡忡地緊抱著懷裡的孩兒,她其中的兩個孩子相隔一個月接連餓死。現在,另一位女兒阿美娜(Amina)也因營養不良而氣弱游絲。數年前,單親媽媽烏都與她的孩子都能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但在乾旱下,她失去了二百隻牲畜,令她一家淪為氣候難民,需舉家遷到臨時居所棲身。更不幸的是,營內情況非常嚴峻,數千個家庭都等待著糧食充飢。就算烏都每日努力在營內尋找食物,但可獲得的食物和支援都寥寥無幾。「我真的承受不了再次失去孩子!每當有食物,我一定先餵孩子,看著孩子嚷著要食物,我只可含著淚哄他們睡覺以分散注意力。」 培幼會持續行動 支援有需要兒童和家庭 我們正在八個國家,包括肯尼亞,埃塞俄比亞、索馬里、南蘇丹、馬里、伯基納法索、尼日爾和海地努力執行救援工作。透過發放緊急援助金、糧食券、糧食包、學校午餐、提供清潔食水、生計支援等解決孩子及其家人燃眉之急。在危機當中,兒童總是率先無辜受害,女孩更要在童婚的陰霾下掙扎求存。培幼會在加強兒童保護、社區教育和防疫支援,減低兒童受傷害的風險等方面提供援助,幫助有需要的孩子及其家庭渡過難關。 挽救生命刻不容緩,請立即行動!   在氣候變化、戰爭的雙重衝擊下,糧食危機只會越來越嚴重!孩子的生命危在旦夕,您也可以伸出援手,立即行動救急扶危,並幫助女孩脫離失學、童婚等威脅,能夠繼續接受教育,以知識改變命運! 捐助項目如下: • 捐助港幣400元:為19個家庭提供3個月的安全用水以供飲用和保持個人衞生。 • 捐助港幣1,000元:為7名孩子提供2個月的學校膳食 ,確保他們獲得所需營養,可以專心讀書。 • 捐助港幣2,000元:為22隻牲口提供2個星期糧食,使牲口維持健康,讓孩子有牛奶飲用,幫助貧困家庭解決生計問題。 • 捐助港幣3,000元:為5個家庭提供1個月的糧食,使飢餓孩子及家庭獲得溫飽。...
Read More

【緊急】蘇丹衝突致近250萬人流離失所 苦陷缺水缺糧絕境亟待救援

蘇丹準軍事組織「快速支援部隊」(RSF)與政府軍的蘇丹武裝部隊(SAF)自2023年4月15日起爆發激烈衝突,戰火由首都喀土穆(Khartoum)蔓延到全國多地,境內槍聲、空襲聲及爆炸聲不絕於耳,至今恐怕已升級成為長期衝突。聯合國至6月22日紀錄至少1,081人於戰火下喪生,逾11,714人受傷,隨著衝突持續,預計實際死傷人數會更多。動盪的局勢為當地平民帶來毀滅性的衝擊,近250萬人流離失所,當中包括逾45萬名兒童。為逃離戰火,約52萬人踏上艱苦旅程逃往埃及、埃塞俄比亞、查德和南蘇丹等鄰國,苦陷缺水、缺糧及斷電絕境,亟待援助。 婦女及兒童戰火下倉徨逃離家園,面臨被人口販賣、性暴力等多重風險。 戰禍天災不斷輪迴  人民陷崩潰邊緣 位於非洲東北部的蘇丹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長年飽受內亂戰禍和政治動盪之苦,屢次爆發血腥殘酷的武裝衝突,在衝突升級之前,已有多達370 萬人在境內流離失所,110 萬名難民尋求庇護。軍事衝突以外,蘇丹亦苦受氣候變化衝擊,近年來乾旱及水災相繼侵襲,全國有770天災人禍接踵而來,此時此刻再陷戰亂,兒童飽受更多的煎熬。 醫院學校被砲轟  婦女兒童生命岌岌可危 是次衝突雙方雖多次達成停火協定,但又迅速推翻,內亂仍未有停歇的跡象。砲火除了針對攻擊國際機場、政府機關等重要設施外,醫院、學校及住宅亦無一倖免,整個國家淪為荒涼的廢墟,滿目瘡痍。醫院等基礎設施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毀壞,無數病人急需撤離,全國只剩一成醫院仍在運作,更導致營養不良兒童的關鍵治療及護理服務被逼中斷,兒童生命岌岌可危。 蘇丹衝突升級前,糧食危機已非常嚴峻,全國有逾百萬兒童營養不良。現時醫院等基礎設施接連遭受砲轟,令患病兒童未能得到緊急治療,生命危在旦夕。 硝煙中的女性與兒童身陷多重危機 為逃離蘇丹的戰火煙硝,人民不惜在烈日當空下長途跋涉,路途中需躲避流彈及戰機轟炸外,婦女及女童更面臨多一重危機。根據聯合國數據,蘇丹最近流離失所的人中有超過 80,100 人是婦女及女童,其中近 8,000 名婦女懷孕,急需基本的性健康和生殖健康服務。我們對於生活在衝突中的女性和兒童尤其擔憂,失去家園的庇護,他們很容易陷入被人口販賣、遭受性暴力或剝削等困境。 國際培幼會(香港)總幹事蕭美娟表示:「戰火衝突波及無辜的兒童及女孩,他們被逼逃離家園,面臨失學、被人口販賣、性剝削等風險,失去可貴的童年。我們希望戰火真正停止,讓孩子能夠在安全的環境中成長!」 逃離戰火不代表能覓得棲身之地 在衝突升級之前,各國甚至是蘇丹人都沒有預料到局勢會急劇惡化,很多難民逃亡時未能及時執拾行裝,只能攜家帶家眷匆忙上路;鄰國亦沒有準備可以安置大批難民的處所與支援,以致難民即使離開了戰火仍面對不同挑戰,苦陷顛沛流離、缺水、缺糧及斷電絕境,亟待援助。 培幼會和當地合作夥伴迅速展開緊急人道救援行動,正於蘇丹和鄰國(包括乍得、中非共和國、南蘇丹、埃及和埃塞俄比亞),為部分難民家庭提供幫助,如派發糧食、清潔食水及衛生用品,並提供心理支援、兒童保護及防止性別暴力的援助。由於難民家庭數目龐大,我們需要更多資源,以協助更多家庭渡過難關。 接連不斷的戰火亦加深展開救援的難度,國際培幼會蘇丹辦事處總監Mwape...
Read More

土敘地震受災人民身心俱損 長遠支持兒童及家庭重獲正常生活

最新狀況 土耳其敘利亞地震兩個多月以來,單在敘利亞已造成6,000人喪生;12,000人受傷;超過十萬個家庭因地震而流離失所。聯合國人道事務協調廳估計有接近九百萬敘利亞人受災,其中仍有35萬人失去居所。十年內戰本已令敘利亞人民苦不堪言,兩次強震更造成大量傷亡、家園盡毀,恢復生活日常長路漫漫。 自地震發生後,國際培幼會在敘利亞迅速回應災情,與當地組織展開人道救援工作。但電力及能源短缺、重型機械不足以及寒冬都是減慢救援工作的障礙。國際培幼會正努力令受災的人民「有瓦遮頭和感到溫暖飽足。」 培幼會支援方向 隨著在敘利亞的搜救工作結束,不少災民在學校、教堂留宿或抵著寒冷在臨時搭建的帳篷尋求庇護。在救援工作的第一階段,國際培幼會目標向54,000位災民提供緊急援助物資,如食物淨水、防寒用品、衛生用品及藥物等。我們亦會興建更多設有清潔食水裝置的避難所,保障受地震影響民眾的健康和安全。第二階段中,國際培幼會會繼續向45,000名受地震影響的人民提供協助,回應災民生活和心靈上的各種需要。 當地建築物因強震受到嚴重破壞,有多達2,000所學校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失去了校園和家園的保護,兒童、婦女及照顧者首當其衝成為最脆弱的一群,容易成為被剝削和虐待的受害者。國際培幼會將會為他們提供長遠援助,包括心理輔導、教育支援及防止性別暴力服務。我們也會向婦女派發月經衛生包,確保女性權利得到保障。 培幼會至今的工作進度 憑着世界各地捐助者的慷慨支持,培幼會與四個敘利亞當地組織合作,立即展開救援工作。培幼會香港辦事處共籌得港幣逾$180萬元,全球總捐款額則有港幣逾$4,100萬元,以下是其中一些工作成果。 1. 向災民派發應急物資,包括食物淨水、防寒用品、衛生用品及藥物等,共派發了4,150個食物包及4,150個衛生包,超過20,000人受惠 2. 調配了15,000公斤的藥物到敘利亞;建設流動醫療站,每星期最多可為1,000人提供醫療服務 3. 提供三個具衛生設施及性別平等的庇護所,讓受影響的兒童和家庭入住 4. 向400名女童及女士提供月經衛生包,保障她們的健康 5. 提供防止性別暴力服務,保護女性免受任何程度的傷害或剝削 6. 由五月一日起,向400個家庭派發三個月補貼資助 7. 向700名學童派發學習教材及1,000位兒童提供補課及活動以追回落後的學習進度...
Read More

支援烏克蘭兒童戰火下重返校園 危難中綻放笑容迎接新生活

自2022年2月24日起烏克蘭危機發生至今已一年,導彈等軍事武力不斷攻擊當地大小城鎮,已釀成逾18,900名平民傷亡,逾800萬烏克蘭人流離失所。不少正值求學階段的烏克蘭兒童為求存活四處逃難,面臨失學、被人口販賣、性剝削等風險。即使已逃難至鄰近國家,兒童能夠重返校園,亦要帶着親歷衝突的創傷,重新適應生活環境。這一年間,國際培幼會於烏克蘭、摩爾多瓦、波蘭及羅馬尼亞展開救援工作,冀望兒童及照顧者逐步走出戰火陰霾,讓兒童重拾難能可貴的童年。 俄烏衝突暫未見盡頭,烏克蘭內的建築物、基建、住宅、醫院、學校,甚至是托兒所均受到接連不絕的砲火攻擊,無數無辜的民眾喪命。據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截至2023年2月13日,衝突已釀成逾18,900名烏克蘭平民傷亡,死亡人數高達7,100人,包括至少438名兒童。 培幼會支援方向 國際培幼會擁有多年於世界各地為難民提供支援的經驗,是次事件發生後,培幼會立即動員人手及資金,於各個難民收容國家如摩爾多瓦、波蘭、羅馬尼亞及德國等啟動緊急援助程序,並決定於收留較多難民的摩爾多瓦、波蘭及羅馬尼亞成立隊伍為難民家庭提供長遠援助。 培幼會與各國多個機構及政府緊密合作,為包括約25萬名兒童及照顧者的難民群體,尤其是女性及其他弱勢人仕,提供兒童保護、精神健康及心理支援、現金及兌換券、教育、基本生活需要共五個範疇的即時及長期援助。 培幼會至今的工作進度 憑着世界各地捐助者的慷慨支持,培幼會得以立即展開救援工作,為烏克蘭難民提供即時及長期援助。培幼會香港辦事處共籌得港幣36萬元,全球總捐款額則有港幣逾1 .72億元,以下是其中一些工作成果。 兒童保護方面 1. 派出社工、心理支援專家及翻譯提供協助 2. 宣傳兒童友善資訊及設立服務台,提高大眾對危機和兒童權利的認知 3. 為超過 30,000 名兒童提供保護服務,包括於波蘭設置九個日間托兒中心,並為婦女提供就業機會 4. 協助重建75 所學校和 25 個庇護所,逾40,000名兒童及照顧者受惠...
Read More

【緊急】土耳其敘利亞地震緊急救援 近七萬人傷亡 災民極需您的支持

2月6日凌晨,土耳其南部加濟安泰普省以及敍利亞西北邊境地區發生7.8級地震,其後於中午時間再發生7.6級地震。今次「雙地震」是當地百年來最強烈,已造成兩國合共超過47,000人死亡及100,000人受傷,世界衛生組織表示受災人數更可能達到2,300萬人,無數倖存的災民抵著嚴寒在街頭上餐風宿露、瓦礫下是苦苦等待救援的人民,他們急需大家的幫助以渡過難關。 震央接近敘利亞西北部戰亂地區,該區已陷內戰12年之久,有約410萬人民正依靠人道救援求存。戰亂亦令290萬人失去家園,有大概180萬人在難民營內棲身,大量兒童和婦女流離失所。經歷了多年戰火蹂躪,當地建築物早已在空襲砲擊中受損,結構脆弱下遇到強烈地震便立即倒塌,而地震又在凌晨發生,人民來不及逃生,導致生命及財產損失慘重。當地亦正爆發霍亂,加上寒冬帶來的暴雪大雨令災民深陷險境。國際培幼會(香港)總幹事蕭美娟博士向地震遇難的災民致以最深切的哀悼,現時災民急需糧食、清潔食水及衛生用品等,呼籲大家伸出援手,助兒童及有需要的家庭渡過難關。 戰火連年下,建築物在兩次強烈地震及無數餘震中紛紛倒下,無數家庭和生命短短一日之間被摧毀,剩下的只有頹垣敗瓦。 天災發生,兒童及婦女往往都是最脆弱的一群。失去家園的庇護,他們很容易便成為被剝削和虐待的受害者。國際培幼會全球人道援助主管Unni Krishnan表示:「搜索救援是我們當下首要的工作,而派發緊急救援物資,包括衛生包、食物淨水、防寒物資如毛毯及藥物等,也是至關重要。」衷心感謝您的支持,國際培幼會能迅速回應災情,在短時間內在敘利亞與當地夥伴開展救援工作,至今已派發了600個衛生包及600個食物包,我們將會在未來數週派發2,500個物資包予有需要家庭,以解決災民燃眉之急,期望第一階段可向40,000名災民提供協助。我們也會為孩子提供心理輔導及學校進行重建工作,讓他們的生活盡快回復正常。 培幼會與當地夥伴合作,向災民伸出援手,派發床褥及飲用水。 國際培幼會目標向40,000名災民提供支援。 培幼會也會為孩子提供心理輔導及學校進行重建工作,讓他們的生活盡快回復正常。 懇請大家儘快伸出援手,為更多受災家庭提供至為重要的糧食、清潔食水、衛生用品及防寒物資等。籌得的捐款會全數用於是次災區的救援及重建工作,形勢緊急迫切,救災工作分秒必爭、刻不容緩。您的及時支持在這關鍵時刻尤其重要,與我們一同幫助敍利亞西北地區的兒童及其家庭脫離險境,一起拯救生命! 其他捐款方式 銀行轉賬*: 請將捐款直接存入滙豐銀行戶口號碼640-068318-838 劃線支票*: 支票抬頭請寫上「國際培幼會有限公司」或 “Plan International Hong Kong Limited” 現金捐款:OK便利店或VanGO便利店* 請攜同捐款條碼,到全港任何一間Circle K或VanGO便利店以現金捐款。...
Read More

【緊急】 印尼西爪哇地震緊急救援 眾多兒童傷亡 災民急需您的援手

自週一(21日)起,強度5.6級地震正嚴重摧毀印尼西爪哇展玉縣。據估計,地震已造成超過260人死亡、逾150人失蹤、逾1,000人受傷、逾22,000間房屋受損、接近六萬人流離失所,災民餐風露宿、缺水缺糧,情況相當危急,急需我們伸出援手以渡過難關。 每當自然災害發生,兒童及婦女往往都是最脆弱、最容易被忽視的一群。不幸的是,處於震央的展玉縣屬於印尼當地的偏遠地區,地震發生於11月21日下午一時,正值該區學童的上課時間;而大多婦女、老人家及殘疾人士當時亦普遍留在家中。突如其來的地震令他們來不及走到室外躲避,造成大量兒童及婦女傷亡,令人相當痛心。 國際培幼會(香港)總幹事蕭美娟博士向印尼西爪哇地震的災民致以最深切的哀悼,尤其是那些失去摯愛孩子的父母。作為一個致力促進兒童權益及讓女孩得到平等機會的機構,國際培幼會正迅速採取行動,積極為受地震影響的兒童及家庭提供適切的援助。 培幼會印尼辦事處的前線人員在地震發生後已立即前往地震災區評估災情,並將會為災民提供清潔食水、食物、個人衛生用品等,以保障基本需要,解燃眉之急。同時,我們亦計劃支援失去照顧者的兒童、為他們提供社會心理服務、設立兒童友善臨時庇護所及提供學習設施等,協助他們走出陰霾,重回生活及學習正軌。 救災工作無疑是分秒必爭、刻不容緩。你的及時支持在這關鍵時刻尤其重要。 請立即伸出援手,與我們一同幫助兒童及其家庭脫離險境: 捐助港幣1,000元:為50個家庭提供3個月的安全用水以供飲用和保持個人衞生。 捐助港幣3,000元:為18名男孩和18名女孩提供衛生包(包括浴巾、洗髮水、香皂、衛生巾、牙刷和牙膏等)。 捐助港幣4,000元:提供5 個情緒舒緩包(包括 T 恤、樂器、羽毛球拍、羽毛球和故事書等),讓孩子透過玩樂舒緩災後情緒。 捐助港幣5,000元:為8個家庭提供1個月的糧食,使飢餓孩子及家庭獲得溫飽。 此外,我們亦高度關注當地的災後重建工作,包括敦促政府和有關部門加強學校和社區的備災計劃,確保展玉縣及其他易受災害地區的學校和社區建築能夠抵抗地震、洪水和其他災害。 希望大家盡快伸出援手,幫助印尼西爪哇地區的兒童及家庭渡過難關,一起拯救生命! 其他捐款方式 銀行轉賬*: 請將捐款直接存入滙豐銀行戶口號碼640-068318-838 劃線支票*: 支票抬頭請寫上「國際培幼會有限公司」或 “Plan International...
Read More

【緊急】 災難性糧食危機席捲全球 2,600萬名兒童及女孩陷飢餓窘境

氣候變遷帶來的極端天氣日益頻繁,本港颱風季提前出現且風力越趨強勁,熱浪、水災、乾旱及地震等災害亦相繼地在全球各地出現。氣候暖化難再逆轉,非洲地區多年來戰火延綿不絕,人民在武裝衝突中被逼舉家逃亡,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重創經濟,俄烏戰爭、天然災害更將原本已不堪重負的非洲人民,逼近至崩潰邊緣。本世紀最嚴重的糧食危機正悄然無聲降臨,威脅數以億計人口的生命,數百萬兒童陷入飢餓困境,生命危在旦夕,急需我們伸出援手。 在多重衝擊下,在2021年,多達8.28億人受飢餓之苦,即每8個人就有一個面對糧食不足,較2019年急增1.5億人;全球2,600 萬名5 歲以下兒童及女孩陷入消瘦狀態,如不及時得到援助,500萬名兒童及女孩將會因營養不良而喪命。 俄烏戰爭、非洲旱災加劇危機 俄羅斯和烏克蘭是世界兩大糧倉,非洲25個國家逾三分之一的小麥是從俄烏兩國進口,自戰爭爆發以來,糧食供應及運輸受阻,仰賴進口的大米、小麥、葵花籽油及玉米等糧食價格飆漲,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數據,國際糧價在2022年3月創下歷史新高,至今仍居高不下,連發達國家也飽受糧食價格飆升之苦,發展中國家弱勢家庭的情況更是雪上加霜,負擔不起高昂的糧食價格,孩子每天三餐不繼,在飢餓中苦苦掙扎求存。 「非洲之角」地區的埃塞俄比亞、索馬里及肯亞等國家被極端氣候侵襲,乾旱程度堪稱40年來最嚴重,沙塵暴鋪天蓋地、農作物嚴重失收及大量牲畜死去等,帶來巨大而深遠的禍害。 情況最危急的埃塞俄比亞,有至少210萬牲畜因缺乏水源而死去,導致大量孕婦及兒童未能從牛奶吸收最重要營養,兒童營養不良、死亡及嬰兒夭折的個案正持續攀升,許多兒童命懸一線。 至今年年底,預計在索馬里,有150萬名五歲或以下的兒童嚴重營養不良。 在衝突不斷的伯基納法索,當地有190萬人,包括逾百萬名兒童及其家人因逃離戰火而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家庭生計嚴重受損,有4,200間學校因安全理由要暫時關閉,兒童再無法在學校獲取由援助組織派發的免費營養飯餐,營養不良的情況惡化。 在尼日爾,160萬名五歲或以下的兒童受累於營養不良、戰爭未止、極端天氣的影響,飢餓危機加劇。   非洲多國陷入旱災,大量牲畜因缺水死去,人民生計嚴重受損。 糧食價格高企,弱勢家庭每分每秒均受飢餓所煎熬。 年幼女孩被逼出嫁換溫飽 糧食危機更進一步將女孩推向童婚的深淵。為解決溫飽問題,在童婚本已嚴重的國家,貧困家庭陷入絕望的生存抉擇,年幼的女孩被迫出嫁換取嫁妝,讓家人能夠暫時負擔起食物及生活必需品,保住性命。重男輕女的文化,女孩總是家中最後一個分到食物,全球飢餓人口中有高達70%是女性。 更絕望的是,在持續乾旱的環境,女孩還要擔起家庭的重擔,為協助家庭尋找水源、食物,不得不遷離原本居住地,尋求合適的居住環境,在遷徙路途中更容易面對性侵、性別暴力的風險,甚至不幸墜進性剝削陷阱。 Barwaaqo為家庭尋求水源,不惜放棄上學的機會。 13歲女孩Barwaaqo與家人在索馬里的營地棲身,雖然她有兩名哥哥,但作為家中幼女,她卻要肩負起為家庭擔水的重任,更因此要放棄上學。她表示:「有時我因為要等水車來到,而無法到學校上課,如果水車沒有到來,我們不得不用鹹水作為替代,但那些水並不清潔,會對我們的健康有害。」 國際培幼會(香港)總幹事蕭美娟表示:「全球糧食危機正威脅數以百萬計兒童的生命,在糧食及食水短缺的情況下,對女孩的影響尤其嚴重,她們被逼輟學照顧家庭,甚至為求存活,而陷入童婚及性別暴力等危機。我們懇請有心人伸出援手,希望可早日解除危機,讓兒童及女孩獲得溫飽,有健康成長的機會。」 我們的行動 八個國家,包括肯尼亞,埃塞俄比亞、索馬里、南蘇丹、馬里、伯基納法索、尼日爾和海地,是今次糧食危機的重災區,國際培幼會於這些國家努力執行救援工作。...
Read More

烏克蘭難民歸家無期 支援兒童及家長作長遠打算

最新狀況 自俄羅斯於2月24日入侵烏克蘭以來,戰火從未停息。聯合國至5月29日已紀錄逾8,900名烏克蘭平民傷亡,當中死亡人數高達4,074人,包括至少262名兒童;受傷人數4,826人,包括415名兒童。大多死傷由砲擊及空襲造成。預計實質死傷人數更多。 與此同時,大批烏克蘭人逃亡至鄰近國家,聯合國至5月29日已紀錄了逾680萬人嘗試以陸路進入接壤的波蘭、匈牙利、摩爾多瓦、羅馬尼亞、斯洛伐克及其他歐洲國家(國家次序以接收難民人數由多至少排列)。至今,烏克蘭全國已有三份之二兒童被逼逃離家園,面臨失學、被人口販賣、性剝削等風險。 培幼會支援方向 國際培幼會擁有多年於世界各地為難民提供支援的經驗,是次事件發生後,培幼會立即動員人手及資金,於各個難民收容國家如摩爾多瓦、波蘭、羅馬尼亞及德國等啟動緊急援助程序,並決定於收留較多難民的摩爾多瓦、波蘭及羅馬尼亞成立隊伍為難民家庭提供長遠援助。 培幼會與各國多個機構及政府緊密合作,為包括約17萬名兒童與8.5萬名照顧者的難民群體,尤其是女性及其他弱勢人仕,提供兒童保護、精神健康及心理支援、現金及兌換券、教育、基本生活需要共五個範疇的即時及長期援助。 培幼會至今的工作進度 憑着世界各地捐助者的慷慨支持,培幼會得以立即展開救援工作。培幼會香港辦事處共籌得港幣36萬元,全球總捐款額則有港幣逾9,500萬元,以下是其中一些工作成果。 兒童保護方面 派出社工、心理支援專家及翻譯提供協助 宣傳兒童友善資訊及設立服務台,提高群體對危機和兒童權利的認知 為前線工作人員及義工提供訓練,單單是在羅馬尼亞便覆蓋了1,000人 提供性及生殖健康教育資訊,以及對抗性別暴力的服務 精神健康及心理支援方面 設計職業導向、藝術及康樂活動,緩解兒童及家長的心理壓力 為前線工作人員及義工提供訓練,向專家團隊提供技術支援 現已惠及身處波蘭的800個家庭及身處摩爾多瓦的6,500名兒童 現金及兌換券方面 派發一次性救濟金、三個月多用途現金津貼及物資兌換券 現已惠及安置於羅馬尼亞的6,000人 向難民家庭介紹長期社區服務計劃及津貼,確保他們可繼續得到幫助 教育方面...
Read More

疫境送暖砥礪前行—為本地基層兒童及家庭送上檢測包

本港第五波疫情來勢洶洶,新冠病毒確診案例每日數以萬計急升,防疫用品、糧食等物資供不應求;持續增加的個案甚至令本地的醫療及檢測系統不勝負荷,人人自危,一方面擔心染疫,又同時要為物資四處張羅,作為家長的更要照顧家中老幼,實在百上加斤。面對如此嚴峻的疫情,不少基層家庭在收入減少之外,更要承受糧食、日用品價格上漲的負擔,購買檢測包以應付工作需要亦造成額外負擔,情況令人擔憂。 緊急援助計劃工作內容 為幫助基層家庭應對疫情,國際培幼會在第五波疫情之初,我們聯同本地合作夥伴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關注學童發展權利聯席(關學聯)等機構,籌備向基層家庭提供支援,一解燃眉之急。 我們期望幫助更多有需要家庭渡過疫境,目標以港幣二十萬元完成整個計劃: 向基層家庭派發約3,500個檢測包,讓他們及時得悉身體狀況,好好保護自己及家人 向670名學童及香港中學文憑試考生送出100G流動數據上網卡,支持他們在家網上學習、預備公開試和留家抗疫 受助人挑選方式及援助計劃流程 是次援助計劃依據過往國際救援流程為標準,每輪工作都經多番資料核實,確保能以最有效方式分配資源。 需求評估 →  篩選及擬訂名單 →  物資採購 →  派發物資 →  簽收作實 →  持續跟進 派發名單由本地合作夥伴聯絡服務對象,了解家庭情況,從而在服務名單中篩選需要緊急援助的家庭,然後由國際培幼會採購物資,並作質量檢查。及後,國際培幼會與合作夥伴會直接派發物資到基層家庭手上(包括劏房住戶、單親家庭、特殊學習需要孩子、父或母失業、殘障家庭成員)。我們會按每個家庭的成員數目分發物資,而有關家庭亦需核對簽收物資,以確保物資確切送達有逼切需要的家庭。 首輪派發 首輪派發工作出於3月4日開展,在合作夥伴及同事的協助下,我們的總幹事蕭美娟博士得以親身到訪葵涌區,向低收入家庭派發了共500個檢測包。在派發的過程中,不少街坊表達收到檢測包都很安慰,他們坦言在疫情下感到無助,孩子長時間留家亦面對不同的學習問題,基層孩子在有限網絡供應下,只好輪流借用鄰居的無線網絡。接下來,我們將繼續與不同機構合作,幫助更多有需要家庭,齊心渡過這個艱難時刻。 國際培幼會同事負責採購物資,我們的總幹事蕭美娟博士於安排派發前作質量檢測。 在派發物資時,我們會根據每個家庭的成員數目分發物資,而有關家庭亦需核對簽收物資,以確保物資確切送達有逼切需要的家庭。 第二及第三輪派發完成 疫情持續,培幼會在首輪抗疫支援行動向基層家庭派發快速測試包後,分別進行了第二及第三輪派發工作。在整個行動中,培幼會透過本地合作伙伴一共派發了3,588份快速測試包,以及671張上網卡,以協助基層學童及家人渡過難關,惠及觀塘、旺角、深水埗及葵涌數百個基層家庭。三輪行動都已於三月底完結,培幼會會繼續留意本地兒童及家庭需要,盡力為他們提供適切援助。 佘女士家中有兩位分別6歲及12歲的小朋友,她的公司要求員工每天上班前做快速測試,測試包的費用大大加重一家經濟壓力,她慶幸及時得到培幼會的幫助。...
Read More

【緊急】烏俄衝突毀美好家庭 難民婦女孩子身心受創

自上月24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並以導彈等軍事武力攻擊當地大小城鎮,聯合國至4月25日已紀錄逾5,840名烏克蘭平民傷亡,當中死亡人數高達2,729人,包括至少201名兒童;受傷人數3,111人,包括299名兒童。大多死傷由砲擊及空襲造成。預計實質死傷人數更多。 與此同時,陸續有烏克蘭人逃亡至鄰近國家,聯合國至4月25日已紀錄了近527萬人嘗試以陸路進入接壤的波蘭、匈牙利、摩爾多瓦、羅馬尼亞、斯洛伐克及其他歐洲國家(國家次序以接收難民人數由多至少排列)。 戰火無情,誰想倉徨逃離家園? 由於18至60歲的男性被禁止離境,國外難民絕大多數為婦女和兒童;亦有一些父親不得不把孩子交托給他人,好讓孩子可以被帶離險境。國際移民組織(IOM)於3月15日公佈數據指出烏克蘭難民中近半是兒童,約有140萬人;在首20天的戰事中,烏克蘭平均每天有7萬多名兒童成為難民,幾乎是每秒增加一個。 戰火拆散家庭令兒童蒙心理陰影 很多難民在逃難前或逃難中途都聽過、目擊過導彈爆炸,甚至親身經歷過自己的家鄉被坦克、炮彈攻擊,因而心靈受創;亦有很多因與家人被逼分開、擔心留在當地的家人而陷入恐慌與焦慮。這些心理打擊影響深遠,會在兒童心中留下永久烙印。 兒童在衝突中承受巨大的創傷 國際培幼會(香港)總幹事蕭美娟表示:「在現時的衝突中,兒童面臨的威脅越來越多,每天的衝突只會造成更多的傷亡,摧毁無數的家園及孩子的童年!孩子在衝突中或衝突完結都承受巨大的傷害, 我們希望戰火立即停止,不要再讓無辜的生命白白犧牲。」 逃離戰爭仍不代表兒童安全受保障 在俄羅斯宣佈向烏克蘭展開「特別軍事行動」前,各國甚至是烏克蘭人都沒有預料到戰爭會突然開始,因此很多難民逃亡時都沒有執拾行裝,只是帶着護照便急忙上路;鄰國亦沒有準備可以安置大批難民的處所與支援,以致難民即使離開了戰火仍面對不同挑戰。 我們對於生活在衝突中的女性和兒童尤其擔憂,他們容易陷入失學、被剝削、性暴力等困境,而是次難民群體的組成正正就是以女性和兒童為主。 培幼會和當地合作夥伴擬定緊急救援行動,將於烏克蘭鄰國如波蘭、羅馬尼亞、摩爾多瓦等,為難民家庭提供幫助,如心理支援、兒童保護、防止性別暴力及教育方面的援助。 兒童獲發食物、飲品和玩具令他們可以在緊張環境放鬆心情和補充體力。 培幼會職員正探訪臨時收容所了解難民需要。 國際培幼會為兒童準備了書包、學習用具及清潔用品,幫助孩子儘快投入學習。 女孩獲得新書包。 我們也可參與幫助難民家庭 即使心痛,我們作為遠在他方的一個普通市民面對衝突彷彿無能為力,但事實上我們可以向難民家庭伸出援手。 捐助港幣$500元:為兒童提供心理支援,緩解心中創傷 捐助港幣$1,500元:為難民兒童設立兒童天地,讓他們可以在安全環境中玩耍及學習 捐款港幣$2,000元:為兒童提供心理支援及設立兒童天地,緩解心中創傷,讓他們可以在安全環境中玩耍及學習...
Read More
1 2 3 5